1.求: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初中卷)答案
1.修身,养德,无以明志,无以致远。
2.则国智,则国富,则国强,《少年中国说》
3.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
4.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5.周,战国时期通家,老子(道家),老子,老庄。
6.蔎,茗,荈,茶经.
7.造纸术,汉魏时期,阳刻法,阴刻法,阴阳混刻法。
二、简答
1.信息的应用
2.风为通俗,雅为诗歌,颂主国政、祭祀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也洗劫了一边。我今年暑假,刚去过北京,本来原本富丽堂皇的建筑,现在呈现在我的眼前,则是一片废墟,我的心碎了。我绝对这会妨碍到,我们国家,于他们的建交。我天一哥哥严重警告他们!
三、作文
略
2.初中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目
1.史记,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一百三十篇52万多字
2.张择端,清明时节,10
3.河北、山东、江苏、浙江,2500年
1.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3.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特点可以参考这个网站
4.对于长城,余秋雨在里面的观点其实认为修筑长城并非帝王的万事之业,而是劳民伤财的事.
在里.余秋雨把都江堰和长城想比较,一是因为都江堰是秦朝太守李冰修筑的,而长城也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的.
他是在说,秦始皇的长城和李冰的都江堰哪个更"高明"
而余秋雨在书里已经说了自己的看法.
长城,虽为抵御外敌侵犯,但是秦朝早已灭亡,万事之业只不过是梦幻泡影
而都江堰,世世代代为成都大地带来福祗
3.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答案(初中)第三届的
一 1·行有恒也 有过则迁 2·一胜一负 每战必殆 3·孔明 三国战略家 军事家 诫子书 4·笔 砚 墨 国画颜料 宣纸绢 5·沈括 梦溪笔谈 科学史 6`金 木 水 火 土二 1·《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张择端,反映北宋时期汴京的场景场景 (1)·迎亲队伍渐进街市 (2)·来馆前一个农舍饲养两头牛2·(1)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塑造出标志性的斗冠形象,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2)地区馆外墙和内部装饰用叠篆手法以地多点缀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3基本手段:唱 念 做 打 舞。
行当:生 旦 净 末 丑。 至于作文就给提示把:提示: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上多少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流传至今,多少历史人物因此而流芳百世。
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历史变革中,好多人忘记了本该具有的优良美德,转而崇拜金钱和物质。人与人之间仿佛也变得越来越冷漠,交往中多了一些“自我保护”,少了本应由的的理解、尊重、互助、友爱。
朋友!请放下戒心,文明礼仪从你我做 ■真诚友爱 真诚友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因此,要树立“心中有他人”的观念,与同学友爱团结。
同学之间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平时遇见同学一定要打招呼。
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问好、点头、微笑、招手或喊一声名字等。要做到热情、诚恳。
用你的真诚去爱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 ■相互尊重 每位同学都需要被他人关爱,被他人尊重。
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讥笑、辱骂、给同学起绰号,不仅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还侮辱了同学的人格,是低级趣味很不礼貌和很不道德的行为。
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每位同学的生活习惯是自幼养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结果。
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就等于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集体意识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正像一滴水离不开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样。
因此,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有集体意识。在集体生活中,要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
在你付出的同时,也将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善于交谈 交谈是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
交流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了解、友谊和相互增长知识。同学们之间的交谈应该注意一些问题:1、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要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
2、交谈中力求语言文雅注意场合分寸。3、开玩笑,应注意,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说。
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得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话,要插话或提问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若同学说得欠妥和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指出。吵架、骂人说难听话是一种无教养的行为及无礼的表现。
■借物还物 同学们经常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借用东西,但是须谨记有借有还,即使随便用一下别人的物品,也应事先打招呼,征得他人同意。 ■帮助他人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校园礼仪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应分清是非,弄明情况,如果是对的,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忌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如果要你弄虚作假,或者是违反校纪的事,就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不可同流合污。
自己需要帮助时不要强求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替他人考虑。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困难,甚至带来麻烦。
(北京礼仪学院院长校李柠)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
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
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无论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文明礼仪的故事: 1.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
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
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
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
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4.上海光明优加杯第二届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初中)用的答案
第二届光明优+杯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初中用)一、1、修身 养德 无以明志 无以致远2、则国智 则国富 则国强 《少年中国说》3、千古风流人物 惊涛拍岸4、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辙苏轼 曾巩 王安石 欧阳修5、周 道家 老子 老子 老庄6、茗 蔎 荈 茶经7、造纸术 汉魏时代 阳刻法 阴刻法 阴阳混刻法二、1.信息的应用2.风为通俗,雅为诗歌,颂主国政、祭祀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
我感觉,他们卖从我们国家偷来的东西再卖给别人的话,是贼。三、古代有纵横捭阖的谋士,留给我们的是智慧的火花,让我们肃然起敬。
而今天,在中国崛起的今天,在幸福生活的背后,忘不了的是那些伟大的外交家,我从不追星,但我唯一尊重的崇拜的,便是我们中国的外交家。 从周总理开始吧!从小的时候遍了解这副和蔼可亲的面容,总觉得他是个慈祥的爷爷,他是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虽然他去了,但是他却永远在我们心中,不论时代变迁,不论沧海桑田,他都是我们永远的好总理。
李肇星爷爷,虽然没有机会见到他,但我真的很佩服他,浅显的文字无以表达这种心情。在美国轰炸南斯拉夫使馆时,美国政府将此归咎为一次失误,他说:“我听到他谈这个问题,如果他或任何人试图掩盖这一暴行,那他就错了。
我还要提一句,如果某些国家领导人认为,这种解释就可避免承担责任,那也是错误的。你怎么解释三枚精确制导的导弹会从不同角度击中中国大使馆?你怎么解释这个事实?你怎么能说服中国人民相信这是‘失误’?怎么能让世界舆论相信你的解释?” 他的话让表达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是中国的气节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沙祖康,在2004年联合国的人权大会上,美国提出了反华提案,沙祖康说:“西方国家,觉不是保护人权国家的楷模,发展中国家,也觉不是侵犯人权的带头者,联合国并没有授权任何国家,成为人权法官,而发展中国家,也不应该永远是人权法庭的被告。中国有句古话‘正人先正己’,我们希望个别国家,在批评和指责别人之前,先拿镜子好好照照自己。”
在慢如长河的历史上,正是有他们,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我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5.初三语文名言名句默写检测答案
1)劝君更尽 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5)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1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古诗文背诵默写复习资料(含答案)
诗词赏析《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1、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
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诗句在描述时序交替的景物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4、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的词语是“生”和“入”。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里。《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黄鸡报晓,诗中是指:时间,时光流逝。
2、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两句诗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喻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3、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描写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画面。
4、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胸怀。也表现了作者老当亦壮,不服老,自强不息的精神。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在这里并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暗写诗人望月,点题之笔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首诗上阙写诗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下阙写词人望月怀远,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愿。
2、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月圆月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是自然的常理。包涵人生哲理,表达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3、试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解释并对这两句进行赏析。 “婵娟”——月亮。
但愿天下有情人的情谊都能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一轮美丽皎洁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走近细看,却又看不清有什么颜色。以此景描写早春再恰当不过。
2、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西江月》•南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蛙声一片”已透露出天将有雨的信息。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
转载请注明出处UC百科网 » 中考传统文化常识默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