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20岁以后要懂得的100个心理学常识》txt在哪能下载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是一个关系的社会。
人们在求学、择业、工作、职业发展以及婚恋等方面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纷繁复杂,难以处理。如何才能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做到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20岁以后的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懂得为人处世的心理学常识,会让涉世不深的你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自己的情绪,读懂他人的内心,最终懂得与人和谐相处。 书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讲述了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常识,将抽象、深奥、晦涩的理论知识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物常规,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心理学,让生活更轻松,在职场、商海、朋友圈中行走得更加游刃有余。
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章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自我修养的心理学常识 1.患得患失危害巨大 2.困难会激起人的挑战欲望 3.心理除法可减轻心理压力 4.摆脱思维定式的左右 5.自卑的人总是自我设限 6.每个人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7.要容得下别人比自己强 8.让心理保持平衡是大多数人追求 9.投机心理无处不在 10.适应比改变更有用 11.学会低调很重要 12.私心太重者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 13.抱怨会阻碍你的进步 第二章 揣测人心,洞悉人性 ——把握他人的心理学常识 14.没有人愿意有负债感 15.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回报 16.人人皆有同情心 17.“潘多拉效应”屡试不爽 18.善于利用暗示的力量 19.“真心”和“虚情”的不同之处 20.希望可以激励他人 21.得寸了接下来就要进尺 22.从坐姿可以看出人的心理 23.站姿会泄露人的性格特征 第三章 将心比心,宽容待人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常识 24.人际交往首先要拉近心理上的距离 25.恐惧心理严重阻碍人际交往 26.第一次见面时的印象至关重要 27.“近因效应”可让对方改变印象 28.用“移情效应”拉近与别人的距离 29.“晕轮效应”在交往中的应用 30.见面次数多胜于见面时间长 31.先为对方着想对方才会为你着想 32.可以适当地自我暴露一下 33.给别人的好处不可挂在口头 34.让对方没面子,你会更没面子 35.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36.效仿对方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 37.人人皆有求同心理 38.送礼要送到对方心里去 第四章 以心交心,诚实相待 ——良好沟通的心理学常识 39.善于倾听能赢得对方好感 40.交流需要有适当的沉默 41.使用别人最熟悉的语言 42.发问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43.声音对人心理的影响非常重要 44.微笑有时比语言更有用 45.眼神透露着内心的信息 46.表情背后隐藏着人的性格 47.肢体语言让表达更有效 48.交谈氛围影响表达意愿 49.面对反对意见,需要耐心地听一听 第五章 巧用博弈,赢得较量 ——竞争与谈判的心理学常识 50.优厚的条件可以诱惑对方 51.互惠互利是与人合作的基础 52.开价高一点,往往会多赢一点 53.不要完全满足对方的要求 54.人在心理疲惫时往往会尽快做决定 55.善意的幽默可以化解僵局 56.争取先开口 57.陌生环境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58.机会越少,价值越大 59.对反对意见做些让步 60.“烟雾弹”很多时候是有用的 61.最后时限可以迫使对方就范 62.写在纸上的东西有神奇的力量 第六章 把握心理,灵活应对 ——说服别人的心理学常识 63.人普遍有趋同从众心理 64.权威效应能决定人的态度 65.打动人心才可巧成万事 66.描绘一幅美好的前景 67.投其所好,抓住对方心理 68.让对方甘愿被说服的方法 69.善于利用修辞的语言 70.说服艺术中的“登梯”效应 71.“登门槛”效应的应用 72.巧妙利用对方的心理定式 73.借助对方的高尚动机进行说服 第七章 化解敌意,拉近距离 ——让人喜欢自己的心理学常识 74.突出对方的重要性 75.赞美是最受欢迎的礼物 76.不去责怪对方是明智之举 77.适当地谦卑一些 78.让对方提出可以选择的方案 79.想办法建立私人之间的信任 80.请求他人帮个小忙 81.维护他人的自尊心 82.迎合对方特别的习惯 83.人们普遍喜欢志同道合的感觉 84.共同体验可以缩短彼此的距离 85.让别人感觉自己很重要 86.记住别人的爱好 87.关心他人最关心的事情 88.人人都渴望被别人所认同 89.人人都希望能够掌控形势 第八章 了解职场,愉快工作 ——职场相处的心理学常识 90.要让领导喜欢自己,聚会时最好坐在角落里 91.与上司保持适当的距离 92.对上司表示由衷的敬意和钦佩 93.当上司遭受挫折时,与他站在一起 94.读懂领导的眼神,了解领导的心思 95.对于听惯奉承话的人,偶尔来个批评 96.向上司提要求也要掌握技巧 97.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权 98.切忌在领导面前自我表现过度 99.以身作则的影响力比单纯的教导更大 100.背后说人好话事半功倍。
2.<<读心术>> <<100个心理学常识>>txt 843412376@qq.com
《20岁以后要懂得的100个心理学常识》这本书目前没有电子版,以后会有网友上传的,关键要了解这些内容:
1.患得患失危害巨大 2.困难会激起人的挑战欲望 3.心理除法可减轻心理压力 4.摆脱思维定式的左右 5.自卑的人总是自我设限 6.每个人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7.要容得下别人比自己强 8.让心理保持平衡是大多数人追求 9.投机心理无处不在 10.适应比改变更有用 11.学会低调很重要 12.私心太重者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 13.抱怨会阻碍你的进步 第二章 揣测人心,洞悉人性 ——把握他人的心理学常识 14.没有人愿意有负债感 15.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回报 16.人人皆有同情心 17.“潘多拉效应”屡试不爽 18.善于利用暗示的力量 19.“真心”和“虚情”的不同之处 20.希望可以激励他人 21.得寸了接下来就要进尺 22.从坐姿可以看出人的心理 23.站姿会泄露人的性格特征 第三章 将心比心,宽容待人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常识 24.人际交往首先要拉近心理上的距离 25.恐惧心理严重阻碍人际交往 26.第一次见面时的印象至关重要 27.“近因效应”可让对方改变印象 28.用“移情效应”拉近与别人的距离 29.“晕轮效应”在交往中的应用 30.见面次数多胜于见面时间长 31.先为对方着想对方才会为你着想 32.可以适当地自我暴露一下 33.给别人的好处不可挂在口头 34.让对方没面子,你会更没面子 35.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36.效仿对方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 37.人人皆有求同心理 38.送礼要送到对方心里去 第四章 以心交心,诚实相待 ——良好沟通的心理学常识 39.善于倾听能赢得对方好感 40.交流需要有适当的沉默 41.使用别人最熟悉的语言 42.发问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43.声音对人心理的影响非常重要 44.微笑有时比语言更有用 45.眼神透露着内心的信息 46.表情背后隐藏着人的性格 47.肢体语言让表达更有效 48.交谈氛围影响表达意愿 49.面对反对意见,需要耐心地听一听 第五章 巧用博弈,赢得较量 ——竞争与谈判的心理学常识 50.优厚的条件可以诱惑对方 51.互惠互利是与人合作的基础 52.开价高一点,往往会多赢一点 53.不要完全满足对方的要求 54.人在心理疲惫时往往会尽快做决定 55.善意的幽默可以化解僵局 56.争取先开口 57.陌生环境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58.机会越少,价值越大 59.对反对意见做些让步 60.“烟雾弹”很多时候是有用的 61.最后时限可以迫使对方就范 62.写在纸上的东西有神奇的力量 第六章 把握心理,灵活应对 ——说服别人的心理学常识 63.人普遍有趋同从众心理 64.权威效应能决定人的态度 65.打动人心才可巧成万事 66.描绘一幅美好的前景 67.投其所好,抓住对方心理 68.让对方甘愿被说服的方法 69.善于利用修辞的语言 70.说服艺术中的“登梯”效应 71.“登门槛”效应的应用 72.巧妙利用对方的心理定式 73.借助对方的高尚动机进行说服 第七章 化解敌意,拉近距离 ——让人喜欢自己的心理学常识 74.突出对方的重要性 75.赞美是最受欢迎的礼物 76.不去责怪对方是明智之举 77.适当地谦卑一些 78.让对方提出可以选择的方案 79.想办法建立私人之间的信任 80.请求他人帮个小忙 81.维护他人的自尊心 82.迎合对方特别的习惯 83.人们普遍喜欢志同道合的感觉 84.共同体验可以缩短彼此的距离 85.让别人感觉自己很重要 86.记住别人的爱好 87.关心他人最关心的事情 88.人人都渴望被别人所认同 89.人人都希望能够掌控形势 第八章 了解职场,愉快工作 ——职场相处的心理学常识 90.要让领导喜欢自己,聚会时最好坐在角落里 91.与上司保持适当的距离 92.对上司表示由衷的敬意和钦佩 93.当上司遭受挫折时,与他站在一起 94.读懂领导的眼神,了解领导的心思 95.对于听惯奉承话的人,偶尔来个批评 96.向上司提要求也要掌握技巧 97.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权 98.切忌在领导面前自我表现过度 99.以身作则的影响力比单纯的教导更大 100.背后说人好话事半功倍
3.心理健康知识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能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谅解他人,辨别是非,在遇到困扰时能克服困难。
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码应具有如下标准:1.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2. 人格完整,意识良好。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3. 乐于交流,善于结友。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4.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5. 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 担责任。
对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得多,而从心理上分析得少,以简单、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要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的、过度的教育,并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
4.心理学常识知识收集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
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第一印象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近因效应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仰巴脚效应 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
一.和领导搞关系——就是要抱老板的大腿 自己人效应——面试与反面试的秘密 海格力斯效应——怨恨你的领导,会把自己逼入死角 毛毛虫效应——领导期待你说“NO” 瀑布心理效应——在嘴上安个哨兵 贝勃规律——小心!不知不觉中,已经OUT…… 布里丹毛驴效应——“庸人”成为领导的内幕 刺猬法则——永远不要和领导称兄道弟 从众效应——让公司不安的“小团体” 拆屋效应——不要拒绝,你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鸟笼效应——加班就是那只引人联想的“鸟笼” 巴纳姆效应——你在以领导的理想为理想吗 手表定律——好几个领导,听谁的? 紫格尼克效应——比比谁能沉住气 老鹰效应——发光要趁早,至少要让别人以为你行! 地位效应——有了职位,再提建议 踢猫效应——挨批了,再不要赔了情绪成本 反馈效应——你的沉默,会让老板很不安 视网膜效应——想升职,用脑子去观察你的领导 坐向效应——开会的时候,你会坐在哪里? 约翰逊效应——关键时刻,真正的高手会忘了自己 螃蟹效应——领导会留心的“利爪” 同态心理效应——看不透的另一面 二.搞好同事关系——从独立到相互依赖 阿伦森效应——别让别人以为你在“装” 霍桑效应——抱怨之前,先干出成绩 比马龙效。